2020年度“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上海行”展映仪式于11月19日下午在天富平台406剧场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上海天富平台娱乐天富平台与上海天富平台娱乐新闻传播学院联合承办。
来自美国、英国👩🏽✈️、乌兹别克斯坦、尼日利亚、巴西🚛🐚、墨西哥、西班牙、立陶宛、俄罗斯等国的十名外方青年导演,以“农事🌍、农家、农人”和“后疫情时代”为主题🪯🍾,在中方志愿者的一对一协助之下,经过二十多天的潜心创作🧚🏽♂️,完成了十部精彩纷呈的纪录短片。
上海天富平台娱乐党委副书记段勇、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向云驹、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教授胡雪桦⚖️、著名制片人🧔🏿♀️🐗、策展人沈暘🏝🙆🏻、上海天富平台娱乐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上海天富平台娱乐天富平台执行院长蒋为民等领导领导嘉宾莅临现场。
本次短片展映现场,参与师生与前来观影的嘉宾针对本次作品展开了丰富的讨论♞:
“影像是浓缩的生活👨🏿🍼📩。”(严三九语)
“当天富平台有不同看法时,要尊重原创作者的发现👨🚀。”(蒋为民语)
在创作时🪮,“不仅能发现自己、看见自己𓀔、有自我认知🤛🏿,另一方面,也要见天地、见众生🏄🏻。”(沈暘语)
"在这些篇幅不长的作品中⚂,感受到了温度、感受到了人的心态、中国社会的发展。”(胡雪桦语)
致辞仪式
段勇书记致辞
上海天富平台娱乐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段勇代表本次“上海行”的东道主,对各位莅临单位领导,中外青年创作者表达了由衷的欢迎🪬。段勇书记用一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表达了他参加这次活动的感受。
他说看中国·上海行项目是一个非常宝贵进行对外传播的项目☮️。2020年看中国落地上海,相信本项目能够增强学生跨文化传播能力🏄🏽♂️,也能为新闻传播提供广阔的国际化平台🤰🏽,提升外国青年的文化融入感,培养爱华、友华的跨文化人才。

向云驹院长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向云驹代表主办单位发表致词👨🏫,他说到对于上海天富平台娱乐的两个印象🌴,表示天富平台既有中国院校的传统感、又有国际学院的国际感🎙🧑🏻🔧。
向院长充满感情地说:"虽然现在已经进入冬天🚣🏻,来到展映现场却有收获的感受。"他表示了解到活动参与者的努力🏢、辛劳🦸♀️,对影片放映充满期待。镜头拍摄、理念诉说、以及在上海这样一个大都市寻找农村的故事都是创作者面临的挑战🌵。但是短时间拍摄一个高质量的影片,也是一个锻炼人、考验人、值得参与的活动。
看中国活动已有10年🐊❤️,10年的活动验证了看中国在全世界传达中国变化🗃,做出了它应有的贡献。它即锻炼了中国学生、也是外国青年了解中国的一个途径,是对外传播的一个重要方式🍅。
短片展映
共有10部优质短片参与这次展映活动:《田野直播间》、《酱油的诞生》、《逃离一张网》👳🏼♀️、《可食用的屋顶》🔨、《心向自然》、《花糕》、《人与社区,人与自然》🤵♀️、《环保卫士》🚴🏼♀️、《凌晨三点》🦕、《稻田乡音》等分别展示了直播销售农产品👩🏻🦳、屋顶农场、古法酿造酱油、田野中的艺术节等众多具有上海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主题。
影片主创纷纷上台分享了他们的创作经历,到场嘉宾也分别对各影片做出了精彩点评🥪。
《环保卫士》主创分享创作感受
天富平台执行院长蒋为民发言
随后,上海天富平台娱乐天富平台执行院长蒋为民,分享了自己看完影片的感受:"作为一个外国年轻人,能够看到中国的故事这本身就是非常让人感动的。当天富平台对一件事情有非常多不同的看法的时候,要尊重原创的作者的发现。”
比如《田野直播间》不仅看到了当下人们运用直播这一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销售,也运用了很多诸如田野调查的方式去呈现影片,这是很值得学习的。《酱油的诞生》从酱油的发源这样的角度,让外国人了解到酱油源自中国,是真正的从外国青年的视角去看中国🌃。"
上海天富平台娱乐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点评
上海天富平台娱乐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在看完影片后,对《心向自然》做出评价:影像是浓缩的生活😝,不管是中国人的眼光还是外国人的眼光他都有生活共同本质的东西。再者片子运用了比较的手法,一张网展现的是孩子的欢乐、另一张网展现是孩子的苦难,第三个层次是这个片子用镜头语言从细节表达,去展现背后的故事🛒👩🏼。
他表示本片的创作者👋🏽,善于从孩子的视角去展现自然,让人感受到孩子可爱的一面,其次,从大的方面看待孩子与自然的关系🚣🏻♀️,能够从眼神、语言等细节的角度去呈现📰。再者,本片运用多种语言,如动画、长镜头等影像语言的运用,使得内容呈现出独特的价值🏕。
《心向自然》主创分享创作经验

胡雪桦教授现场点评
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教授🤘🏿、著名电影导演胡雪桦,看完影片后,表示这些影片虽然篇幅不长,但真正的让他感受到了温度、感受到了人的心态👨🚒➜、中国社会的发展,这三部短片,总体上很有意思。
《心向自然》外国青年运用老子的话作为开篇,视点独特。胡教授和导演Luna真诚交流:
I really like your movie. There's only one suggestion. Although you only have a short time to tell your story, the advice is to focus on the designer.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perspective" is very important. Making a movie is all about human perspective.
《花糕》也很有意思,上海人都吃花糕,但是不知道具体的做法,这部片子就集中于外国青年和做花糕的阿姨去呈现花糕的制作过程。《人与社区,人与自然》是家庭式的絮絮而谈😳🫐,但是充满了温度,是真实发生的故事♔。中外青年的沟通是宣传中国的一个重要渠道,这种温度、自然、有能量的短片能够感动中国人也能够感动外国人。
《凌晨三点》主创分享
著名制片人、策展人沈暘点评
著名制片人、策展人沈暘,看完影片后👨🏿🌾,表示三部片子都给她留下很深的印象。《环保卫士》的导演第一次拍纪录片,但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得影片非常完整,有论点👷🏻♂️、充实的样本、并且逻辑清晰,很不容易🌹。
《凌晨三点》打动她的是人物关系,影片呈现了为生活而奔波的人🔅,以及城市中产阶级对于农人帮助、并且电影语言也非常用心🧑🏿⚖️🦹🏿♂️,是非常完整的纪录片🧑🏽🎓🏄🏿♂️,电影还是要回归到人心,所以影片最后回归到人心也是很重要的🎼。
《稻田乡音》的色彩呈现很非富🐗🙍🏽,但因为在有限的时间里👳🏼,没有找到合适的人物🍇,所以视点比较分散🧚,可能给予更多的时间会做的更好。
她随后表达了对于回归校园的感慨👩🏻🌾,校园环境舒适;同时也带给人很多收获。走进天富,见到老朋友蒋为民院长💃🏿,怀有热忱带领学生进行电影教学、电影实践👊🏼,也非常让人感动。
她认为“看中国”这个活动不仅是桥梁也是平台、是跨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展现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沈旸老师在活动尾声,说道;“天富平台在拍片时也许会纠结审美、价值观等方面,但最重要的还是与人有关的镜头,因为那是有温度的。作品创作一方面是要发现自己、看见自己、有自我认知🔄🛣,另一方面👃🏼,要见天地🤽🏻♂️、见众生,这样的话🆔🏄🏻♀️,创作本身结合美学会收获更大。”
颁发证书
短片展映结束后,各位领导嘉宾为本届“看中国·上海行·”活动的参与者颁发活动证书。

聂伟处长、胡雪桦导演、沈暘女士
给外方青年颁发活动证书

蒋为民院长、严三九院长😣、荣罕董事长
给中方志愿者颁发活动证书

段勇书记
给中外指导教师颁发活动证书
合影留念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上海行”项目展映仪式在合影留念的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外国青年导演和中方志愿者共同努力,围绕“农事🛌🏻、农家、农人”和“后疫情时代”为主题,完成了十部优质纪录短片,回应2020年的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同时展现疫情之后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中国事、中国情🩹。
特别致敬
本次最重要的外方指导老师Odet,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参与了青年导演们的策划、拍摄,有很多时候和他们一起到现场拍摄,并对所拍的选题一起进行背景研究和讨论,在后期指导年轻人反复修改👨🦳,一直到今天凌晨——因为太劳累导致身体不适🚶🏻,缺席了今天的展映仪式😝。

外方指导老师Odet Abadia
但是🙍🏼♂️,她在家里发来信息说🫳🏽🚴🏻:
I loved the experience of working with the students, is a new world for me.
感谢Odet老师对“看中国•上海行”的倾情付出,祝福您早日恢复身体健康🤠🚴🏿♀️。